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我国将启动延迟退休改革 | 参评项目 | 消息 (通讯社) | ||||||||||||||||||||||
字数/时长 | 559 字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 (主创人员) | 姜琳、周圆 | 编辑 | 集体 | ||||||||||||||||||||||
原创单位 | 新华社 |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 新华社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新华社通稿 | 刊播日期 | 2024-09-13 | ||||||||||||||||||||||
是否为“三好作品” | 否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这是延迟退休改革全网首发的权威重磅消息。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该稿件紧随决定全文播发,短短几分钟就实现刷屏,有力有效配合宣传节奏、发挥“定音鼓”作用。稿件短小精悍、简洁凝练,仅用五百多字就将改革的关键部署、深层意义、长远影响等悉数囊括,既及时准确回应百姓最关切的焦点问题,又清晰阐释改革背后的重要考量,体现了对重大敏感问题的精准把握,凸显了报道的权威性和不可替代。稿件得益于精心准备、反复打磨,记者提前数月与部委密切对接、深入采访、寻求突破,实际是用深度报道的投入来进行短消息报道,最终在充分挖掘和吃透精神基础上,在“同题共答”情况下做到“全网首发”。 | ||||||||||||||||||||||||
社会效果 | 稿件播发不到1小时就被全网置顶,各大网站、新媒体端口、微信公号均头版头条刊载或弹窗推送,仅客户端阅读量就达838万,获得《解放军报》《工人日报》等1082家媒体采用,稿件附带的多个话题词登上新浪微博、百度等多个热搜榜,全网浏览量过亿,实现了断层式领先的报道效果。中宣部领导充分肯定,《新闻阅评》评价为“精心策划夺先声 有力引导稳人心”“为改革平稳推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 ||||||||||||||||||||||||
传播数据 |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这是一篇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报道,也是难得的精品消息。面对延迟退休这样一项国内外高度关注的重大改革,稿件把准“时、度、效”,凸显“稳、准、快”,以小切口、大背景、深内涵,第一时间回应关切、引导舆论、凝聚共识。全文结构紧凑、要言不烦,在有限篇幅内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精妙完成宏大叙事和关键信息传递。兼具民生视角、历史纵深和全局高度,体现了记者高度的敏感性、判断力、专业度。 | ||||||||||||||||||||||||
集体人员名单
编辑: 郭建业、邹伟、谢良 |
pagebreak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姜琳、周圆)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根据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
这是职工法定退休年龄自上世纪50年代确定后,70多年来首次进行调整。
除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外,决定将调整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从2030年起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提高6个月。
在统一实施延迟退休基础上,决定允许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也可以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延迟退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公众高度关切的民生问题,决定同时明确了健全养老保险激励机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障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基本权益、健全养老托育服务体系等。决定还就大龄失业人员保障和特殊工种等提前退休作出专门规定。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作出明确部署。此次出台的方案是在综合考虑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健康水平、人口结构、国民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供给等因素基础上研究制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