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巴黎奥运会全媒体报道 | 参评项目 | 重大主题报道 (报纸) | ||||||||||||||||||||||
字数/时长 | 4926 字 | 体裁 | 其他 (全媒体报道) | ||||||||||||||||||||||
|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 (主创人员) | 集体 | 编辑 | 集体 | ||||||||||||||||||||||
原创单位 | 人民日报社 |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 人民日报等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人民日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运会特别报道 | 刊播日期 | 2024年7月24日至2024年8月12日 | ||||||||||||||||||||||
是否为“三好作品” | 否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人民日报社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多部门协调配合,加强策划统筹,精心做好巴黎奥运会报道。奥运期间每天2块整版报道,设置通讯、评论、特写等多个专栏,关注热点赛事、聚焦热点话题。加强前后方联动,网上网下融通,发挥渠道优势,推进整体传播,配合版面报道推出巴黎奥运连麦系列直播、巴黎奥运倒时差日记、系列短视频、系列海报等诸多新媒体产品,实现报道资源最大化利用,有效放大了报道声量。 | ||||||||||||||||||||||||
社会效果 | 人民日报巴黎奥运会全媒体报道强策划、抓时效、重评论,融迅捷、生动和深刻于一体,以高质量报道有效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一系列“体育+”报道,形式多样、视野宽广,以高站位、大视角,全面立体记录奥运盛会,展现中国运动员拼搏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和中国精神,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贡献了体育力量,展现了大报担当。 | ||||||||||||||||||||||||
传播数据 |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人民日报巴黎奥运会全媒体报道前后方密切配合,多部门团结协作,实现政治把握稳妥、内容丰富多彩、版面大气精美、媒体融合深化,宣传党和政府对体育事业的关心重视,全方位诠释中国运动员奋勇拼搏、敢于争先的风采,大力弘扬中国体育正能量,是兼具思想性、新闻性、融合性、创新性和可读性的全媒体报道佳作。 | ||||||||||||||||||||||||
pagebreak
集体人员名单
作品标题:巴黎奥运会全媒体报道
作者(主创人员): 马剑、范佳元、厉衍飞、刘硕阳、季芳、李硕、郑轶、孙龙飞、陶相安、王亮、孔庆元、李洋、雷声、尚凯元、于超凡、刘峣、胡雪蓉、李昊 |
编辑: 彭俊、洪岩、李仕权、王军、杨暄、塔怀旸、巩育华、唐天奕、高佶、王博、苏显龙、季健明、赵晓曦、许丹旸、徐雷鹏、沈寅、林琳、吕钟正、韩春瑶、林子夜、商旸、白真智、徐阳、杨笑雨、蔡华伟、沈亦伶、张丹峰、张芳曼、汪哲平、刘莉莉、罗彦、卢涛、娄霄霄、何昭宇、赵景锋、翟钦奇、窦皓、梁昌杰、赵鹏、岳小乔、王坎、邱耀洲、雷崔捷、朱笑熺、孙溪、仰婉晨、尚丹、余星馨、郑晓宇、温腾、王嵘、王萍萍、王威、贾雪、杨丽娟、王靖远、左潇、韩文鋆、闫俏秀、余秋雨、冯慧文、皇甫凌雨、王祉澄、曹继炜、程维丹、倪涛、韩晓萌、乔外、单鑫、李博文、杨扬、詹蕙兰、林芮、朱瑛琪、许哲淇、陆东、梁晓健、王若凡、刘浩哲、傅俊杰、徐丹、张世悬、时雪、巩晗、刁潍、喻晓雪、胡润新、黄鹏飞、谷琛、刘杰、胡程远、李娜、石磊、赵雅娇、郑薛飞腾、朱田恬、方梓祎、林帆、王若彤、陈相如、李思尧、陈爽、杨翘楚、宋嵩、王宇峰、刘珂君、陈泉伊、刘冰、安然、陈露、林渊、钟金叶、熊建 |
pagebreak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文字稿
作品标题:巴黎奥运会全媒体报道
时隔百年,奥运会重回法国巴黎
体育让世界更美好(奥运纵横)
从空中俯瞰法国巴黎,塞纳河穿城而过,37座风格各异的桥梁横跨其上、连接两岸。游走于街头巷尾,奥运元素不断映入眼帘。埃菲尔铁塔上的五环标志、俏皮灵动的吉祥物“弗里热”告诉人们:巴黎奥运会来了!
当地时间7月26日晚,奥林匹克之火在巴黎点燃。继1900年和1924年之后,这座历史悠久的体育之都第三次举办夏季奥运会。时隔百年与奥林匹克重逢,东道主将浪漫、创意与激情,融入赛场内外。
即将上演的奥运故事令人期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相聚五环旗下,为追求卓越、实现梦想而奋斗。从历史中走来,向未来进发,奥运会激发人类共鸣,体育让世界更美好。
展现“更开放”姿态
走进位于巴黎市中心的杜乐丽花园,绿荫环绕中,100多张珍贵老照片在展板上依次陈列。这里是奥运“百年传承”图片展。
1924年巴黎奥运会开创了奥运史上多个“第一次”:首次引入“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首次设立奥运村……这些传统均被奥运会所承袭。
时隔百年,奥运会重回巴黎,东道主提出“奥运更开放”的口号。在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看来,“这将是一届更包容、更城市化也更可持续的奥运会”。
将奥运融入城市,让运动与文化交融,是巴黎奥运会从筹办之初就许下的承诺。如今,备受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首次从体育场移到开放式城市空间举行。战神广场、荣军院、凡尔赛宫等标志性文化景点,变身奥运会的赛场。在历史的传承中打造独特的奥运记忆,对运动员和观众都将是全新体验。
埃菲尔铁塔对岸的特罗卡德罗广场,将作为奥运会首次设立的冠军公园。在这里,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将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共同庆祝,分享喜悦。巴黎奥组委表示,每天的活动还会有一位奥运历史上的知名运动员出席。这一特色庆祝环节,将营造出浓浓的嘉年华氛围。
让普通人站上奥运赛场,是巴黎奥运会的又一创新。来自世界各地的4万余名跑步爱好者,将参加首次设置的奥运会大众组马拉松赛。中国“快递小哥”栾玉帅中签后,正在紧锣密鼓备赛。他表示:“在奥运赛道上奔跑,我要展现出中国跑友的风采。”
“要让奥运会更好地跟上时代潮流,观众不再希望只是看客,更想积极参与到奥运会之中。”巴黎奥组委主席托尼·埃斯坦盖说。
践行“更团结”理念
步入巴黎索邦大学大礼堂,将时钟拨回130年前。1894年6月23日,国际奥委会在此成立,掀开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序章。在“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看来,举办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希望通过体育及其价值观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时光流转,奥林匹克精神薪火相传。2021年7月,国际奥委会正式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的新内涵。正如巴赫所言:“体育把我们团结在一起,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像朋友一样相处。”
巴黎奥运村自7月18日开村后,各体育代表团运动员陆续抵达入住,大家热情友好互动,欢声笑语不断。在中国体育代表团驻地,五星红旗格外醒目,大熊猫装饰亮相大楼外侧,探出脑袋和人们“打招呼”。
本届奥运会上,约4.5万名志愿者中,来自15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志愿者占比20%;每一枚奖牌都将埃菲尔铁塔的建造材料嵌入其中……埃斯坦盖感叹:“奥运会拥有一种打开人们心扉的力量。”
在本届奥运会官方海报中,巴黎的地标性建筑和奥运会项目巧妙融合。巴黎奥运会火炬的设计中,不同线条各有象征:对称代表平等,曲线寓意和平,涟漪呼应团结。一个个细节,折射出借助体育的力量凝聚人心的美好期盼。
顺应“更年轻”潮流
沿香榭丽舍大道一路向东,来到著名的协和广场。巴黎奥运会期间,这里被改造成为城市运动公园,霹雳舞、滑板、三人篮球、自由式小轮车等比赛将在此上演。19岁的中国霹雳舞运动员亓祥宇满怀期待:“我的舞蹈动作融合了醉拳等武术元素,希望在奥运舞台充分施展。”
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与参与,是国际奥委会改革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奥运会增设攀岩、冲浪、滑板、霹雳舞等新兴运动项目,顺应年轻人展现创造力的需求。赛事中,大量科技元素的加入,让传承百余年的奥运会更富活力。
近几届奥运会在社交媒体平台的讨论量不断攀升。国际奥委会此前宣布,允许参加巴黎奥运会的持证运动员在自己的社交网络上发布视频和音频,分享独特的参赛经历。
法兰西体育场铺设了紫色跑道,让人仿佛置身于薰衣草之中;波旁宫前竖起奥运主题艺术雕塑,6个不同颜色的女神维纳斯摆出打网球、投标枪等运动姿态……巴黎独特的城市气质,将奥运“年轻态”全方位演绎。
泛舟塞纳河,两岸的卢浮宫、巴黎大皇宫等建筑一一掠过。跨越百年的重逢,奥林匹克正在巴黎续写新的篇章。
远大的梦想,唯有坚持才能抵达(奥林匹克与我)
用一记正手直线拿下赛点后,我心中翻涌着喜悦:我为国家拿到奥运会金牌了,我创造了历史!
我从6岁开始打网球,这项运动带给我无限乐趣。小时候看奥运会比赛,当运动员们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奖牌时,我也想成为其中一员。我第一次踏上奥运赛场,就暗暗下定决心,要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拼下一枚奖牌。
带着这一目标,我在奥运会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但比赛的难度还是超出我的想象。连续5天出赛、连续两轮比赛超过3小时,我一直在突破自己的极限。但我知道,无论身体情况如何,我都要拼到最后,无论比分如何,我都不会放弃。
半决赛能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斯瓦泰克,对我意义非凡。她曾经6次战胜我,而我半决赛的胜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意志力,让我坚定了继续冲刺向前的决心。
决赛中,我克服了紧张情绪,表现得比以往都要沉稳和专注。其实,拿到赛点时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手在颤抖,但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只想着如何打好下一个球。当我赢下比赛的那一刻,我战胜了压力,也超越了自己。
一路走来,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退缩。我想感谢现场的中国观众,他们为我加油鼓劲的呼喊声、手中挥舞的五星红旗,都让我备受激励。我还期待回到湖北武汉,让家乡父老见证我的成长和进步。
这枚金牌对我意义重大,我可以带着更放松的心情享受接下来的每一场比赛,这段经历也会永远保留在我的记忆中。
我一直很羡慕那些可以创造历史的人,如今我也成为其中一员。当金牌挂上我的脖颈,我才发现它有那么重,这让我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网球,让更多孩子拿起球拍。其实不管选择什么运动,都要学会热爱和享受,朝着目标勇敢坚定地走下去。远大的梦想,唯有坚持才能抵达。
赛出精气神 实现新突破
当地时间8月11日,随着中国队选手李雯雯将举重女子81公斤以上级金牌收入囊中,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巴黎奥运会获得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取得自1984年我国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赛会期间,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团结奋斗、友好交流,展现良好风貌,实现了竞技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拼字当头,赛出水平
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参加30个大项42个分项232个小项的比赛,为境外参赛小项最多的一次。从射击运动员黄雨婷/盛李豪夺得本届奥运会首金为起点,中国运动健儿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在11个大项14个分项登上领奖台。
六大传统优势项目厚积薄发,成绩喜人。中国跳水队首次在单届奥运会包揽全部金牌,中国射击队创造参加奥运会历史最佳成绩,中国乒乓球队首次包揽5金续写辉煌。中国举重队多人实现卫冕,并首夺男子大级别奥运冠军。中国羽毛球队、中国体操队顶住压力,发挥出应有水平。
基础大项、潜优势项目和新兴项目实现重大突破。男子100米自由泳以刷新世界纪录的成绩,首次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花样游泳、艺术体操、女子拳击均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皮划艇静水项目首次在单届奥运会摘取2金;自由式小轮车项目收获奥运首金……佳绩背后,是金牌项目覆盖面的提升。
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达60人,创境外参赛历史新高;14个小项首次获得奥运金牌;在射击、游泳、举重项目上,刷新世界纪录1项、创超奥运会纪录9项次……上扬的数据彰显中国竞技体育的底蕴和实力。
在中国体育代表团中,首次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超过半数,这套新老结合的阵容经受住了大赛考验。他们以“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豪情,为祖国争光、为奥运增辉、为人生添彩。
网球赛场,21岁的郑钦文连续鏖战,勇夺亚洲历史上首枚奥运会网球个人项目金牌,“为国家荣誉而战,我拼尽全力”是她的铮铮誓言;泳池竞逐,刚满20岁的潘展乐挑战极限,连夺两枚含金量极高的金牌,“运动员就要敢想敢拼”是他的坚定信念……年轻运动员在关键时刻敢于发挥,展现出昂扬的斗志和过硬的实力。
35岁的马龙状态良好,成为中国奥运史上首名夺得6枚金牌的运动员;30岁的汪顺第四次参加奥运会,连续3次站上领奖台;37岁的刘虹第五次踏上竞走赛道,发挥“传帮带”的重要作用……这些名将用坚持诠释着对体育的热爱,带给人们的感动超越成绩。
团结协作,成就佳绩
在竞争激烈的奥运赛场,强大的集体是运动员实现梦想的基石。祖国至上、团结协作,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光荣底色。
镜头定格下一幕幕难忘场景: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4名中国队运动员接续奋斗、反超夺冠;参加艺术体操团体全能决赛的中国姑娘配合默契,成为奥运会该项目首个来自欧洲之外的金牌得主;中国女子曲棍球队打出气势,时隔16年再获奥运会银牌;中国女子橄榄球队拼到最后一刻,首次闯入奥运会前六名……不惧挑战、勇敢超越,体育健儿们展现的强大凝聚力令人动容。
团队力量不仅体现在集体项目上,也蕴藏在甘于奉献的团队和集体的背后,激发出运动员的爆发力和潜能。彼此信任、相互支撑、携手前行,每一次突破都凝结着集体智慧和心血。
中国拳击队取得3金2银的奥运会最佳成绩,每名运动员赛后都谈到“好成绩离不开团队的支持”。18岁小将邓雅文夺得中国自由式小轮车奥运首金,由衷感谢团队:“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走下领奖台,游泳名将覃海洋将金牌挂在教练崔登荣的胸前。“这是对我们所有付出的最好回报。”覃海洋说。
备赛奥运时,中国射击队进行了严格的赛时模拟,对每一个细节的考虑都细致入微;中国跳水队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训练系统,助力实现赛场上的“水花消失术”;各运动队建立完备的医疗康复保障体系……科技力量为中国体育代表团逐梦奥运提供了强大支撑。
从台前的运动员,到幕后的教练员团队、科医团队、后勤团队,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共同托举奥运赛场的佳绩。体育健儿敢打敢拼、勇于争胜的表现,进一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在他们身上熠熠闪光。
展示风采,收获友谊
4年一届的奥运会,不仅是竞技场上的较量比拼,也是五环旗下的真情聚会。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切磋技艺、友好交流,共同诠释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格言的追求。
在羽毛球女单赛场,西班牙队选手马林因伤退出半决赛,因此晋级并最终摘银的中国队选手何冰娇带着一枚西班牙奥委会徽章登上领奖台。这一暖心举动,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扬,“体现了美好的奥林匹克精神。”
像这样的友谊故事,在巴黎奥运会并不少见。中国队选手张之臻和捷克队选手马哈奇,从网球双打搭档变成隔网相对的对手,依然互相鼓励,为对方的精彩发挥喝彩;中国跳水队运动员陈艺文、昌雅妮获得女子三米板金牌和铜牌,她们与获得银牌的澳大利亚队选手基尼共同设计领奖动作,还相约到中国旅游……
是竞争的对手,也是一起追求卓越的朋友。中国运动员与其他代表团运动员热情互动,彼此敞开怀抱,不断增进了解,留下许多美好记忆。
在巴黎奥运村,中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准备了不少徽章,热情地与其他代表团运动员交换,瞬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花样游泳集体项目比赛中,中国队选手摆出“埃菲尔铁塔”造型,向东道主致敬;来到冠军公园的巡游活动,中国队举重运动员侯志慧兴奋跳出“空中一字马”,赢得现场观众一片欢呼;首次参加奥运会冲浪比赛的15岁小将杨思琪,与各代表团高手一起挑战“管浪”,结识了很多新朋友……
大批00后运动员站上奥运舞台,呈现自信开朗、落落大方的精神气质。无论在竞技场上还是面对媒体,他们自然流露出对祖国的热爱,展现出年轻人的责任和担当、从容与率真,让世界看到中国体育健儿的阳光形象。以奥运会为桥梁,中国将开放和包容的理念传递给世界。
巴黎奥运会所有比赛已经结束,新的征程即将开启。拼搏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期待中国体育健儿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