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致專注,鍛造強大“制造力”的利器
????—— 來自江蘇45家民營“冠軍企業”的調查 ①
????編者按
????12月19日至2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被列為2019年七項重點工作任務之首;而會議總結2018年經濟工作時強調,“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要看到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大量高質量發展的民營制造企業。那么,面對紛繁復雜的環境形勢,什么樣的民營制造企業依然笑傲江湖?
????在制造大省亦是民營經濟大省的江蘇,有一大批其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全省、全國乃至全球第一的民營“冠軍企業”。它們馳騁市場、欣欣向榮,構筑起江蘇制造的堅實基礎,孕育著江蘇創造的美好未來。
????5月-12月,本報調研組耗時半年多,逐一走訪調查了我省45家民營“冠軍企業”。本報今起推出相關系列報道,解析其成功之道,旨在為廣大制造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當下,民營企業在發展路徑的選擇上普遍面臨困惑:有的企業費盡心思開發產品,卻遲遲形不成市場優勢;有的企業今天干這個明天換那個,卻總是找不到市場“藍海”……
????解析45家江蘇民營“冠軍企業”的成功之道,記者發現,在產品、技術、客戶需求等層面,專注于較“窄”的領域,精耕細作,持之以恒,從而形成自己獨特優勢,是這些“冠軍企業”鍛造強大“制造力”的利器。
????找準定位,“窄”中有“寬”
????“看,就是這個,我們一干40年!”
????走進鎮江液壓股份有限公司的陳列室,若非工作人員指點,記者很難猜出,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器件,就是企業暢銷40年的核心產品——全液壓轉向器。
????“這么說吧,開叉車的司機轉動方向盤時,操作是否舒適、轉向是否精確,就靠咱們這個全液壓轉向器的質量決定。”企業工作人員介紹。
????“鎮江液壓”董事長潘正東自豪地說,公司成立40年來,只專注于全液壓轉向器這一種產品的生產,也因此讓公司光榮入選全國第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
????在江蘇,有一批像“鎮江液壓”這樣長期專注“一業”、做“最好”產品的民營“冠軍企業”。
????要專注“一業”、做到極致,首先必須找準產品定位。記者調查發現,“冠軍企業”在選擇發展方向之前,都對行業情況進行深度調研,因此往往能夠準確判斷出潛在市場,從而精準把握產品定位。
????“我們企業的發展與中國城鎮化的進程以及食品加工行業的發展緊密相連。” 位于南通的四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樓曉華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末,他們通過對海外市場的調研,預判到國內冷鮮食品業即將迎來爆發式發展,果斷決定開發冷鏈裝備產品,經過20多年堅持不懈的專注開發,坐穩了全國行業龍頭的位置。
????令人贊嘆的是,這些“冠軍企業”對市場定位準確的產品不斷進行精耕細作、優化升級。正像潘正東所說的那樣:“我們的目標就是把全液壓轉向器做到全球最好!”
????在江陰,有這樣一家企業,1993年,它在全國率先開展中藥飲片劑型改革試點,成功研制出中藥配方顆粒;2011年,它榮獲行業內第一個國家科技進步獎;2016年,中藥配方顆粒行業第一個CNAS實驗室和第一個院士工作站在這里落戶……不斷創造這些“第一”的,正是江陰天江藥業有限公司。
????“要說成功之道,就在于我們專注于‘做最好的中藥配方顆粒’!”公司副總經理陳盛君博士如是表示。得益于對本行業近乎“苛刻”的極致深耕,“天江藥業”在細分市場深深“扎根”,成為中藥配方顆粒行業的先驅者和領跑者。
????正是在比較“窄”的領域專注于對產品的深度開發,上述民營企業拓展出寬闊的市場——
????“鎮江液壓”的全液壓轉向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50%,位居全國第一;
????“天江藥業”占據國內中藥配方顆粒行業的半壁江山,年銷售配方顆粒超過30億袋;
????“四方科技”在冷鏈裝備產品擁有全國最多用戶的基礎上,又瞄準果蔬、肉類、水產品等農產品和疫苗等醫藥產品對冷鏈物流的新需求,提前布局開發智能化速凍設備和高品質罐式集裝箱產品,這些創新型產品市場前景空前廣闊。
????心無旁騖,拒絕“誘惑”
????梳理民營“冠軍企業”的發展歷程,記者發現,它們在專注“一業”的過程中,也曾遭遇曲折、直面誘惑。
????前些年,房地產市場火爆、利潤豐厚,不少企業競相涉足其間。然而,受訪的許多民營“冠軍企業”卻冷靜面對,理智拒絕“掙快錢”的誘惑,始終專注于自己深耕細作的領域。
????“房地產市場‘泡沫多’,風險太大,我們對此始終保持審慎態度和發展定力。盡管有一些涉入地產的企業賺大錢了,但我們不眼紅,始終瞄準主攻方向——液壓件及其關聯產業的發展。”江蘇恒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邱永寧說,2011年,“恒立液壓”上市后募集到24億元資金。這些資金沒有一分錢流入房地產市場,而是用于設備的技術改造和產品的升級換代上。他們用1375萬歐元收購了德國哈威集團旗下的一家液壓泵工廠,為拓展歐洲液壓件市場提供了有力保障。
????邱永寧感慨地告訴記者:“如果不是28年來的心無旁騖、專心致志,‘恒立液壓’不可能有今天。”
????位于江陰的法爾勝泓昇集團有限公司半個世紀以來,始終圍繞鋼絲繩做文章,成為國內外矚目的行業領軍企業。
????“誰試圖同時贏得100米和馬拉松的金牌,十有八九都會失敗。”該公司副總裁劉禮華介紹,曾經有很多人建議他們“大跨步轉型”,生產一些更賺錢的跨行業產品。但他們經過深思熟慮,沒有涉足那些自己不熟悉、缺少競爭優勢的領域,堅持圍繞一根“繩”做精、做深。由“法爾勝”牽頭修訂的“橋梁纜索用鋼絲”國際標準2018年正式通過,成為鋼絲繩和纜索領域我國主持起草的第一個國際標準。
????采訪中,也有一些企業老總談起自身發展過程中“貪多嚼不爛”的教訓和轉變思路、專注“一業”的成功。
????位于南通的江蘇神通閥門股份有限公司曾經生產過很多類型的產品,其中不少產品因技術含量不高、同行競爭激烈,市場競爭力不強。
????“要做單項冠軍,不做‘百貨公司’。”該公司副總裁章其強介紹說,上世紀90年代,他們果斷砍掉全國市場占有率低于30%的產品,將原本多元的經營業務逐步收縮、最終集中到最具競爭優勢的產品上,集中力量專攻特種閥門的研發、生產和營銷。如今,該公司生產的冶金特種閥門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達七成以上。
????應時而變,拓展優勢
????極致專注,并不意味著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受訪的不少企業都善于圍繞所專注的領域應時而變,拓展優勢。
????記者在南通采訪時發現,兩家“冠軍企業”掛著的招牌上都有“中天”兩個字,分別為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天科技海纜有限公司。其實,這兩家企業是母子公司,它們是專注“一業”的“冠軍企業”適應市場變化、實現裂變發展的樣本。
????據“中天海纜”總經理薛建凌介紹,20年前,專注開發高端線纜的“中天科技”研制出我國第一根實用型水線纜。為細分、深耕這一市場,“中天科技”成立了專門開發生產海底電光纜的子公司“中天海纜”,并將其從內部剝離,使其獨立開拓細分出的市場。之后,又成立并剝離出專門生產架空地線復合光纜的子公司“中天電力光纜”。在今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中,“中天電力光纜”榜上有名。中天科技集團從此坐擁三家“冠軍企業”,大大拓展了自己在電光纜市場的優勢。
????應時而變,還表現在這些“冠軍企業”善于以產品為核心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位于南京的紅寶麗集團專門生產冰箱保溫材料的原料,產品市場占有率已連續3年全球第一。公司總經理芮益民坦言,他們并不滿足現有的生產經營模式,決定向產品的上游延伸。“紅寶麗”今年起開始建設年產12萬噸環氧丙烷項目,為自己做原料配套。芮益民信心滿滿地說,不遠的將來,“紅寶麗”將擁有國際最具競爭力的環氧丙烷生產基地,從而進一步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
????“專注絕不意味著故步自封。”本報調研組特聘專家、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陳淑梅教授表示,企業在堅持初心與匠心的同時,也要兼顧韌性與彈性,既能夠在細小領域做專、做精、做優、做特,也要能在適度范圍內精準“轉舵”,從而盡可能爭得最寬廣市場空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